投入式液位变送器的维修养护核心目标是维持测量精度、延长设备寿命、避免突发故障,需结合其 “接触介质 + 工况环境" 特性,以下是系统的实操指南:
日常巡检重点关注 “运行状态 + 环境影响",无需拆卸设备,5 分钟即可完成:
观察输出信号 / 显示值:通过 PLC、数显表确认信号是否稳定(4~20mA 无大幅波动,RS485 数据无丢包),液位显示是否与实际工况匹配(如水箱液位无异常升降);
排查异常现象:若信号漂移、显示跳变,先排除工况干扰(如介质搅拌、进出口湍流、气泡),再记录异常数据(如漂移幅度、触发条件),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。
防护状态:户外设备需检查电缆接头是否密封(无进水、松动),外壳 / 法兰连接处无腐蚀、渗漏;防爆环境需确认防爆标识完好,电缆密封接头未破损;
安装位置:避免传感器探头靠近介质进出口、搅拌器(湍流导致测量波动),若发现探头被沉淀、漂浮物覆盖,需标记并安排清理;
电缆状态:检查电缆是否有磨损、老化、拉扯痕迹(尤其是户外 / 振动环境),PU 材质电缆需避免阳光直射暴晒(加速老化)。
配套仪表(如隔离器、安全栅)电源是否稳定,接线端子无松动、发热;
防爆场合的安全栅、接地装置是否正常(接地电阻≤4Ω),避免静电积累。
定期维护需根据工况强度调整频率(恶劣工况如化工、污水可缩短周期),核心是 “清洁 + 校准 + 耗材更换":
探头清洁(关键步骤):
先断电、关闭容器进出口阀门(或排空部分介质),确保探头露出液面后拆卸(缆式需缓慢提起,避免电缆拉扯);
普通介质(水、油):用清水冲洗探头膜片,再用软布擦拭(禁止用硬刷、砂纸,避免划伤陶瓷 / 金属膜片);
粘稠 / 含杂质介质(泥浆、浆料):用温水 + 中性洗涤剂浸泡 10~15 分钟,软化附着物后冲洗,若有顽固沉淀,可用软塑料刮刀轻轻刮除;
腐蚀性介质(酸碱):用对应中和溶液清洗(如酸介质用弱碱水,碱介质用弱酸水),再用清水冲净,避免残留介质腐蚀膜片;
清洁后检查膜片:无划痕、鼓包、腐蚀斑点,否则需更换探头。
电缆与接头清洁:用干布擦拭电缆表面,检查接头密封胶圈是否老化(变硬、开裂),若老化需更换新胶圈,重新拧紧接头(确保 IP67/IP68 防护等级)。
校准目的是修正零点漂移和量程偏差,需搭配标准设备(如标准压力源、万用表):
准备工作:将传感器从现场拆卸,连接标准压力源(模拟液位对应的压力),接入万用表(测量 4~20mA 信号)或校准仪(支持 RS485/HART 协议);
校准步骤:
零点校准:通大气(表压型)或接入标准零点压力,调整设备零点电位器(模拟型)或通过软件设置(智能型),确保输出为 4mA;
量程校准:接入满量程对应的标准压力,调整量程电位器或软件参数,确保输出为 20mA;
线性校准:测试 50% 量程压力,确认输出为 12mA(误差≤±0.1% FS~±0.2% FS),若偏差超标需反复微调;
记录校准数据:填写校准记录表(含校准日期、标准设备编号、零点 / 量程偏差、校准人),存档备查。
特殊场景:深水池、高压容器等不易拆卸的设备,可选用 HART/RS485 远程校准(需设备支持),无需现场拆卸。
易损件更换:
密封胶圈(法兰 / 螺纹接口):老化后易导致介质渗漏,更换同规格氟橡胶 / 硅胶密封圈(腐蚀性介质优先氟橡胶);
电缆:若出现老化、破损,更换同规格防水防爆电缆(确保导线截面积一致,避免信号衰减);
膜片保护套(含杂质介质场景):若保护套堵塞、腐蚀,更换 316L/PTFE 材质保护套。
部件检查:
电子元件:打开变送器外壳(非防爆场合),检查电路板无受潮、氧化,接线端子无松动、烧蚀;
防爆外壳:防爆场合需检查外壳螺丝齐全、密封垫完好,避免防爆等级失效。